当前位置:首页 > 普通高招 >高招快讯 >高校有约——同济大学2024年招生有关问答看这里!

高校有约——同济大学2024年招生有关问答看这里!

浏览:1876 来源:同济大学 2023-11-10 16:56:22

为使考生和家长深入了解同济大学的学校背景、优势政策和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亮点,《中原招考网》栏目邀请到同济大学河南省招生组组长杜昌升教授解答考生和家长的报考难题,读懂大学,了解专业!

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首先请杜教授介绍一下同济大学的基本情况吧。

杜昌升教授:

同济大学创建于1907年,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经过116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注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996年,学校列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列为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2004年,列为中管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目前,同济大学设有29个专业学院,11家附属医院,10所附属中小学。有四平路、嘉定、沪西、沪北等4个主要校区和临港、张江等研究基地,占地面积约2.56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187余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536人,硕士研究生11288人,博士研究生7668人。另有国际学生3160人。

“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今天的同济大学正朝着“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力前行!

主持人:学校近年来在河南省的招生计划呈现出哪些趋势?对河南省的考生和家长而言有哪些利好政策?

杜昌升教授:

招生类别广:有本一批、医学单列、机械类(中外合作)单列、强基计划、国家专项和高校专项等。

招生人数多:平均每年两百四十余人,河南省是同济大学招生人数第二多的省份。

利好政策:同济大学面向河南省招生本科专业更与时俱进,整合国家需求,计划调整按需求,如信息类计划逐年增加;转专业政策极为灵活(文理医工法全面打通);同济大学是上海四所985高校之一,本科毕业后可直接落户上海;毕业生就业率高,毕业五年平均薪酬全国第二;高分考生可以进国豪精英班:第一年末专业任选、本博贯通;考分稍低进入单列专业、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均可转专业,另外还有微专业、辅修、双学位等多渠道助力学子成才。

主持人:学校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都有哪些?

杜昌升教授:

“双一流”建设学科8个: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土木工程、风景园林学、测绘科学与技术、设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60个:数据科学及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生物信息学、金融学、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新工科专业8个:车辆工程、城市设计、智能建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19个:车辆工程、建筑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土木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交通工程、工业设计、信息安全、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1个:法学。

主持人:请介绍下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亮点?学校毕业生考研/就业的情况如何?

杜昌升教授:

1.建立多渠道人才培养体系

贯彻“严选才、强引领、厚基础、重交叉、育栋梁”人才培养理念,以大类招生、大类管理、大类培养为抓手,完善进阶式人才培养模式,设立国豪书院和卓越工程师学院,形成基础学科拔尖、荣誉计划、强基计划相结合的多维度多层次特色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本硕博贯通培养,从而实现社会栋梁+专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


2.工科拔尖人才培养(国豪精英班)

新生入学二次选拔和和本一批招生。

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工科专业任选,本硕博贯通培养。

聚焦领域: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智能建造、数字城市、未来交通、绿色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3. 医科拔尖人才培养(国豪精英班)

新生入学二次选拔和和本一批招生。

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

4.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

新生入学二次选拔。

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工程力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应用物理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

培养特色:强化导师引领,前沿熏陶、平台实践、面向基础学科前沿领域开展研究交流与原始创新。

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

新生入学二次选拔进入创新实验区,8个实验区包括:车辆工程与工业设计跨学科联合培养汽车造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德机械与能源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临床医学中德实验班、口腔医学“5+3”一体化拔尖创新实验班、商用大飞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球胜任力与卓越外语人才培养实验区。

6.双学位项目交叉复合人才培养(12个)

设立12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开展交叉复合人才培养,双学士学位项目为:视觉传达设计-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交通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测绘工程-应用物理学双学士学位项目、能源与动力工程-应用化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环境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土木工程-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金融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德语-政治学与行政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法学-英语双学士学位项目、环境科学-会计学双学士学位项目。 

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通专基础、学术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学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供需比超过1:20,就业排名前10位单位:华为、上汽集团、中国建筑集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阿里巴巴、上海市东方医院、上海建工集团、字节跳动、腾讯、华东建筑集团。到十四五末,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75%,美国、英国、德国是最为青睐统计毕业生的留学国家,国内深造的毕业生均被“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科院等录取。

主持人:请介绍下学校近三年的河南省录取分数及位次情况。

杜昌升教授:

理科一批2023年录取最低分数641,位次4934;2022年录取最低分数564,位次43252;2021年录取最低分数667,位次1730。

文科一批2023录取最低分数643,位次为544;2022年最低分数609位次669;2021年最低分645,位次617。

本一批单列(中外合作机械类)2023最低分数639分,位次5359;2022最低分634,位次3843;2021年最低分660,位次2582。

本一批单列(医学试验班)2023最低分数为654,位次2672;2022最低分643,位次2458;2021最低分659,位次2750。

主持人:学校对新生的资助和激励政策有哪些?

杜昌升教授:

设立本科生奖励项目77项,覆盖本科生总数约46%,奖励项目有奖学金类、荣誉称号类及其他奖励,2021-2022学年,全校本科生获奖8325人次,获奖总金额2402万元。个人奖金额最高的奖项为“追求卓越学生奖学金”,每人5万元。

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设立20余项助学金及困难补助,年度发放20446人次,金额为2628,7万元。

还设有校内勤工助学专项资金,对学生进行困难补助、路费补贴和成才助学等。

主持人:目前,新一届高考学子已逐步适应高三的学习环境,但“择校”、“选专业”仍是他们面临的两大问题,请结合多年的招生经验,给考生一些指导和建议。

杜昌升教授:

考生在进行志愿填报时,要对照院校专业组的科目要求,同时结合本人兴趣、爱好及国家未来发展需求选择专业方向,并适当参考往年的高校录取位次及其优势专业进行院校选择。另外我还想介绍一下同济大学的转专业政策,我们转专业政策非常灵活,考生有多次转专业机会,包括入学即可进行多渠道二次选择专业,另外在大一、大二,甚至大三大四都开通转专业的大门,我们对于专业实行全部打通,文理科之间都可以实现互相转换专业。所以大家选择学校的时候也要考察一下高校在转专业政策方面的灵活性。

主持人:考生和家长如何获取最新的招生政策?请介绍一下学校咨询方式,以便于考生进一步了解学校情况。

杜昌升教授:

同济大学河南组QQ群:620027681

同济大学本科招生网站:https://bkzs.tongji.edu.cn/

招生组老师:杜老师:13331981236 张老师:13816619408

                  汪老师:13916225622顾老师:18616639036

视频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xNDUzMTA2Nw==&mid=2247670770&idx=1&sn=0eb847711388bc72158d6563898ec343&chksm=c160ec66f61765701fea9d694f8d8cefc9ab710482a408a03ebcd6406febde967062d6b33120&token=382011260&lang=zh_CN#rd

责任编辑:曹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