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通高招 >我心从容 >考生家长:用智慧和爱助孩子减压

考生家长:用智慧和爱助孩子减压

浏览:3926 来源:北京考试报 2015-02-02 15:24:09

  案例:
  自从刘铭上了高三,家里的气氛就有一点小紧张、小压抑。爸爸妈妈发现,刘铭的脾气好像越来越大,与家人的沟通变得很不顺畅。有时父母小心翼翼地询问一下复习情况,他就很不高兴,更别说问问测验成绩了。这几天,刘铭又在为月考成绩不理想而生闷气,妈妈好心提醒他“多喝水、别上火”,他却“砰”地关上房门,很久不愿出来。
  分析
  经过与刘铭的老师沟通,父母认识到,刘铭的焦虑来自于“非常努力却不见成效”。因为他在高一高二时过于放松,总觉得高考还很遥远,每次考试前突击一下,考个不太难看的成绩就满足了。这样的学习习惯导致他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疑点、漏洞较多。以往的模块考试只考一部分知识,这种问题并没有明显地暴露出来。进入高三后,刘铭看到大家都很努力,他也开始努力,晚上学到很晚。可是,几次考试的连连退步使他开始灰心,怀疑自己的能力有问题。有时他觉得很疲惫了,可看到身边的同学还在用功,只得强打精神搞疲劳战,不仅复习效果不好,也因缺乏睡眠和休息而使心情越发烦躁。
  温馨提示
  当您感到孩子有负面情绪,诸如焦虑、压抑、烦躁、易怒、易哭等日益明显时,不要过于紧张,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调整。
  1.如果孩子属于前松后紧型,就像刘铭这样,父母不要单纯询问考试成绩,而要跟孩子一起分析每科考得理想或者不理想的具体原因。如果孩子不愿意花很长时间讨论,父母可以将自己的分析写下来,放在孩子的书桌上。孩子在放松时看几眼,冷静思考一下,有时会觉得父母的提示有一定道理。这比当面分析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由于落下的内容较多,孩子会奢望在短时间内全都补回来,这个难度很大,再加上其他同学也都一如既往地努力,以致名次总是上不去。父母可以提示孩子自己跟自己比,看到自己的纵向进步,用每一次小小的自我超越积累自信心。父母还可为孩子提供一些科学管理时间的方法,帮助孩子合理分配复习的科目、时间,并主动为孩子安排休息和放松的时段,这样有助于孩子有张有弛地坚持复习。
  2.如果孩子属于情绪暴躁型,像个火药桶,一说话就起急,那么,父母要把握好跟孩子沟通的时机和内容。比如,当父母想跟孩子交流时,要事先想好自己究竟想说什么,本着“多说不如少说、长说不如短说、随意说不如精简说、没想好就暂时不说”的原则,提高跟孩子交流的质量和效率。
  父母在沟通前最好先问一下孩子“是否有时间听父母说几句话”。如果孩子很烦,可以换个时间再交流。如果孩子愿意听,父母一定要尊重和珍惜孩子的时间,不要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简短平静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即可。孩子听完也需要一个思考和消化的时间。有些父母习惯于追问“我说的话你到底听明白没有”,或者“我这道理讲得还不够透彻吗”,甚至还习惯性地挖苦孩子两句“我知道我说了也是白说,瞧你那副心不在焉的德行”。殊不知,正是这些负面的语言,不仅完全冲淡了自己刚说话的作用,而且无形中强化了孩子内心对父母的抵触情绪,给今后的交流造成障碍。
  3.如果孩子属于自我加压型,无需别人催促,自己就会发奋努力,并且格外看重每一次的成绩和排名。如果孩子的紧张和焦虑由此产生,建议父母这样交流:孩子考得好时,真诚表达对孩子努力的认可和赞扬,提醒孩子总结经验;孩子考得不理想时,真诚表达对这一成绩的接纳,并提醒孩子迅速把对失利的纠结转移到分析不理想的原因上来;在平时的交流中,要适度流露对高考意义的理性认识,引导孩子把高考看作一次重要的人生历练,而不是“成败在此一举”的人生决战;适度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不要过度照顾,因为自我加压的孩子容易将父母的关爱理解成一种变相的压力。
  总之,高三的孩子确实背负着不小的压力,情绪会比较脆弱。父母要细心观察孩子,体会他(她)情绪不佳的原因,给予孩子最需要、最恰当、最适度的关心。当然,父母也不必难为自己,像有些父母抱怨的“怎么伺候都不行”。当您实在困惑时,不妨直接问问孩子“你希望爸爸妈妈怎么做”。如果孩子希望父母“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做”,那就姑且“忙里偷闲”一下吧。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意见,给了孩子冷静思考、自主调整的空间,他们会在心底感激。今后再遇到什么过不去的坎儿,他们也许会乐意主动找父母沟通和请教。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