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通高招 >我心从容 >苏轼"高考"作文 铤而走险得高分

苏轼"高考"作文 铤而走险得高分

浏览:3532 来源:广州日报 2014-07-02 15:52:09

  北宋英宗嘉祐元年(1056年),国都汴梁城,来了父子仨,四川人。当时的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父子三人将会在大宋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老爸苏洵,大儿子苏轼,二儿子苏辙。他们来参加大宋的进士科考试,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算是北宋的“高考”吧。
  父子仨千里迢迢从四川赶来,在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市里,人脉资源并不丰富,一肚子的学问和才华,想要让天下人知道,方式只有一种——应试。通过考试让自己名扬京城,然后名扬天下。
  那一年,苏洵48岁,苏轼21岁,苏辙19岁。第二年,苏家兄弟参加了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苏轼当时在考场的心理活动。进入考场,考卷下来了,苏轼铺开卷子,一看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换现在的话说,就是“赏罚要厚道”。古代作文题目是讲究来源的,不能凭空想一个,一定要引经据典,这个作文就出自于《尚书·大禹谟》里孔安国的注文:“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刑罚上有疑问,就从轻处理;奖赏上有疑问,就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来决定,这是最忠厚的做法。
  苏同学拿起笔,首先对这篇作文做知识上的判断。这种判断是建立在自己扎实的学习基础上的。苏轼当年读书,也是为了应试,他自己后来说过:“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对于应试经典,他已经相当精熟,知道这是儒家的观点,对于刑罚和赏赐,前者从轻,后者优厚,以显我大宋仁厚治天下之风。
  文章主题确立了,文字风格该怎样呢?苏考生把心思用到欧阳修身上去。根据综合信息判断,主考官欧阳修老师最痛恨华丽花哨的文风,他主张写文章要浅显明白,用平实的文字表达深远的思想,所以,今天的作文绝对不能写得华丽丽。
  文字风格确定了,接着是表达方式。想要在考场上一鸣惊人,表达方式是极其关键的。同样的文义,同样的主题,换个表达方式,给主考官留下的印象就完全不同。简单说,就是要出彩。想到这一点,苏考生决定冒险,怎么个冒险法呢?
  他决定用一个故事来表达文章的主题!这个故事的原型来自于周公,然而,具体情节如何,小苏的记忆却有点模糊了。既然记不清了,那就虚构吧,苏轼这次要玩大了。
  苏考生虚构了这样两个故事。
  第一则故事,话说上古时期,尧和最高法官皋陶亲自审理一起刑事案件,皋陶连续三次判囚犯死刑,尧却连续三次否决,决定宽赦被审人。
  第二则故事,还是尧。当时的四方首领推荐大禹的老爸鲧任职,尧说:“鲧这人靠不住,不听命令,羞辱家族,不能用。”四方首领却坚持推荐鲧,尧动摇了,说:“那好,试试吧。”
  这两个虚构的案例,论证了一个中国传统的司法思想:“罪疑唯轻,功疑唯重。与其是不辜,宁失不经。”判罪有疑惑,那就轻判;授功时存疑,那就从厚。与其杀掉无罪之人,不如违背法律放走有罪的人。总之,判决不能伤及无辜,奖赏宁可有点滥;判罪的事情谨慎点,奖赏的事情宽松点。这就是厚道。
  以上意识妥当与否,不做定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苏考生用两个故事,将儒家抽象复杂的司法理念阐述得生动明晰而富有层次,胜过千万句纯理论性的表述。
  考卷交上去了,到出榜那天,写故事的苏轼居然中了,而且高居第二名。
  成功原因 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考官心思
  苏轼同学成功了,其实,他本来可以录为第一名的,考卷到了主考老师那里,发生了什么事?
  欧阳修老前辈打开苏考生的作文,顿时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他看到的不只是一份优秀的作文,更看到一股新的时代潮流。瞧瞧这作文,不涂脂抹粉,不花哨华丽, 不卖关子显摆深奥,文字平易却又生动活泼。这不仅合欧阳老师的胃口,而且还让他觉得自己在文化上后继有人,欢天喜地说了句:“这后生有出息,俺欧阳以后得给他让路。”
  不仅让主考官欢喜,而且还让主考官觉得是他的衣钵继承人,苏轼这一着险棋,算是赌对了。
  当然,苏轼还得感谢副改卷官梅尧臣,他在旁边加了一句:“这考生的文字好像孟子。”这可了不得,孟子是欧阳修的偶像,加分不少啊。不过,欧阳考官又是个清廉怕嫌疑的人,担心这个考生是他的熟人曾巩,犹豫了一下,就取了第二名。
  苏轼同学这一记“点球”之所以成功入门,取决于他“进球”的姿态是正确的。他正确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在苦读书的同时,能敏感地了解到时代文脉的发展方向。正确的时代发展方向未必是当时最流行的,也未必是主潮流,需要有心人去把握。苏轼没有读死书,他能广泛收集信息,感知新的动向,然后根据新的动向,来决定自己的文风。所以,他这一赌成功,并非侥幸,而是必然。
  文章要上层次,哪怕是应试作文,作文的人一定要是关心时代,对时代新动向极其敏感的人,甚至要有点先知先觉。怎样才能先知先觉?那就是要比别人更关心时代的细微征兆。同时,一定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及生动的表述方式。
  录取榜出来后,苏轼去拜访欧阳修、梅尧臣,欧阳修问:“苏同学,尧和皋陶的典故,是哪本书上的?”苏同学老老实实回答:“想当然耳。”师生相视而笑。故事是虚构的,思想却是真实的,也就罢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