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在线 >聚焦海归 >“95后”海归如何看待自己

“95后”海归如何看待自己

浏览:279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12-26 09:49:39

《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中显示,23岁到28岁的海归群体正逐渐成为“海归大军”的主力,“95后”海归正式走入大众的视线。对“95后”海归来说,不仅要面对同是海归的求职者所造成的竞争压力,还要与国内毕业生竞争工作机会。想要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就必须抛去优越感,提高竞争力。

杰斯敏(化名)毕业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是一个1998年出生的年轻海归。13岁起,他就开始在美国生活,今年刚刚归国。在杰斯敏看来,海归有很多种,“客观地说质量参差不齐”。杰斯敏坦言,仅靠“海归”二字对找工作不会有太多帮助,是否拥有真才实学才是关键。

杰斯敏回国后选择先进入自家公司积累工作经验,在工作期间他渐渐了解到海归这个标签可能会有的水分,用人单位在用人时更多考虑的还是求职者的能力。

王欣(化名)是去年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硕士生。本科阶段她在国内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选择攻读国际新闻专业。在她看来,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相较于其他同学有更好的英语水平,这得益于她在英国的留学经历。

此外,此前在英国的实习经历让王欣具备更好的国际化视野。她抓住自身的优势,选择了如今这份她很喜欢的媒体工作。

谈起如何“看待”自己的海归身份,王欣认为,“敢拼”“敢闯”“想要尝试更多可能性”可能是“95后”共同的标签。这也生动体现在求职历程上,自己“喜不喜欢”,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求职进程中比肩薪水和待遇的重要因素。

不少“95后”从小就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出国留学意味着日常的生活起居都要靠自己打理。这虽然能够很好地锻炼独立生活能力,但是,也不免要以个人的孤独寂寞为代价。

对于杰斯敏来说,13岁赴美,远在国内的父母除了给他支付学习和生活的费用外,可以提供的其他帮助有限。“在美国一直都是我一个人生活。”他感慨地说,“平日里生活也主要靠自己打理,我的车也是自己打工赚钱买的。这些经历确实令我收获不少,但回报与付出也难说是否成正比。”

责任编辑:张昉